
茅台冰淇淋回应退出市场传闻,中高端冰淇淋卖不动了?

“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渐渐淡出市场。
近期,“茅台冰淇淋退市”的传闻再次引发争议。4月7日,茅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茅台此前已开始主动收缩冰淇淋业务,部分经销商也同步缩减了相关业务。
茅台方面还表示,公司对冰淇淋业务板块的调整,是基于市场功能和战略价值的综合考量,茅台冰淇淋产品目前仍由茅台国际大酒店负责运营,且在官方渠道(茅台国际大酒店、三亚茅台度假村等)正常销售。
除了茅台冰淇淋,近年来哈根达斯、钟薛高的日子也不好过,中高端冰淇淋真的卖不动了吗?
茅台冰淇淋相关业务收缩,曾被寄予厚望
4月9日,红餐网发现在微信上已无法搜索到茅台冰淇淋的官方小程序“iMOUTAI”相关信息,而在官方推出的“i茅台”小程序及APP上,也不再显示茅台冰淇淋门店的相关信息。
此外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茅台冰淇淋官方旗舰店同样“查无此店”,抖音旗舰店上更是下架了所有产品。
不过,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仍有店铺在售卖茅台冰淇淋,对比刚上市时茅台冰淇淋官方售价为66元/盒,如今相关冰淇淋产品近乎打对折,只需30多元就能到手。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茅台就正面回应过冰淇淋业务收缩的传闻。如今茅台冰淇淋再次因业务收缩引发关注,实在是令人唏嘘。
回顾茅台冰淇淋的发展史,其几乎每一步都站在聚光灯下。
2022年5月,茅台推出第一款杯装茅台冰淇淋,根据规格不同,售价59元和66元。同月,全球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贵州开业。
开业即火爆,茅台冰淇淋贵阳旗舰店开业仅7小时,销售额就突破20万,订单量超900单;同期上线的3款预包装产品在i茅台1小时内售罄,销量超4万份,销售额达250万元。在线下,甚至有黄牛将茅台冰淇淋价格炒至250元一杯。
随着贵阳旗舰店的爆火以及消费者对茅台冰淇淋的追捧,茅台冰淇淋开启了全国市场布局,仅一年时间,就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设了34家旗舰店、96家体验店和76家快闪店。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茅台冰淇淋事业部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58.24%。另据茅台时空披露的信息,2024年第一季度冰淇淋营收同比增长239.62%。
然而光鲜的数据背后却是茅台面临复购率低等现实问题。相关数据显示,茅台冰淇淋的复购率长期低于20%。于是在2024年一季度后,茅台冰淇淋门店出现收缩。
2024年6月,北京商报报道指出,茅台冰淇淋小程序显示,其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7家门店处于暂停营业状态。
同期,一位杭州的茅台经销商接受橙柿互动采访时透露,此前囤了一批茅台冰淇淋的货因卖不动而亏损很多;在杭州开了50多家棒冰集合店的辛老板同样表示,茅台冰淇淋刚上市的时候火过一阵,“但后来销量一般,我也很少进货了。”
茅台冰淇淋这股闭店潮还在蔓延。
1月6日,现代快报报道,南京新街口茅台冰淇淋旗舰店正式停止营业。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向红餐网透露,茅台冰淇淋已经停止生产了。
截至目前,长沙、杭州、西安、上海、武汉等城市的茅台冰淇淋门店均已关闭。在广州,美团APP显示,尽管广州仍有2家iMOUTAI茅台冰淇淋店在营业,但其中的广州越秀区东山口茅台冰淇淋店已更名为“茅台文旅文创”,不再售卖冰淇淋产品;而另一家为广州花都的塱头古村店,店铺电话已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为何茅台对冰淇淋业务的态度会如此急转直下?
2024年4月,张德芹接任贵州茅台董事长。有机构投资者提问如何考虑传统与创新两个发展方向?张德芹说,茅台一定会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坚守茅台的本质,“相信企业有纠错能力,当觉得这条路不太适合茅台的时候,我们会马上调整”。
或许对于茅台来说,冰淇淋并非是最佳创新之路,所以选择及时止损。
从昔日顶流到无人问津,茅台冰淇淋的经历,其实也是近年来中高端冰淇淋的缩影。在质价比风潮下,像哈根达斯、钟薛高等一批曾经瞄准中高端市场的冰淇淋品牌,日子并不好过。
比如哈根达斯,去年12月,红餐网曾报道过,被誉为“冰淇淋天花板”的哈根达斯在南昌、北京、南京等多地门店关停。据《中国冰淇淋》报道,截至2024年1月,哈根达斯在全国拥有466家门店。而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9日,哈根达斯在国内的门店数已经不足400家。
此外,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GIS.US)召开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电话会时直言,哈根达斯在中国的门店客流量继续出现两位数下滑。
被称为“雪糕界的爱马仕”的钟薛高,更是直接跌落神坛。
过去两年,这个曾卖出66元/支的网红雪糕品牌,历经股权冻结、官司缠身、员工追讨工资、创始人被限高等,甚至创始人林盛开始直播卖红薯还债。企查查显示,截止4月9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现存18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595万余元,涉及多个法律诉讼案件。
无论是茅台冰淇淋、还是哈根达斯,亦或是钟薛高的经历,无一不在诉说着,高端冰淇淋或许已经不好卖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高端冰淇淋已经完全没有机会。红餐网留意到,近期也有一批人均消费30元左右的冰淇淋品牌正在悄然崛起,且均为意式冰淇淋。
比如,人均消费30元左右野人先生,其售卖的Gelato采取“当天现做,分时售卖”的模式,每个时段供应一种口味,保证顾客吃到的是刚出锅的新鲜冰激凌。据官方小程序,截至4月10日,野人先生在全国有超320家门店,分布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城市。
又如,来自苏州的新中式Gelato品牌“红楼HONGLOU”,价格在35-55元不等。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其在全国7家门店。4月10日下午,红餐网留意到,红楼HONGLOU(深圳万象天地店)前方共有376杯制作中。
相较于以往冰淇淋,这批Gelato其选用天然原材料,低脂、低糖、低热量特性也与当下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热烈追求不谋而合,也就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往打卡。从这点来看,中高端冰淇淋品牌如果能及时捕抓到消费者需求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升级,或许就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not([class*="icon"]):not([class*="fa"]):not([class*="logo"]):not([class*="mi"]):not([class*="code"]):not(i){font-family:PingFang SC,Arial,"Material Icons Extended",stonefont,iknow-qb_share_icons,review-iconfont,mui-act-font,fontAwesome,tm-detail-font,office365icons,MWF-MDL2,global-iconfont,"Bowtie" !important;}[class*="code"]{font-family: Consolas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