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国际金融机构选择人民币融资 人民币资产受青睐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多边开发银行及众多外资机构也助力了这一进程。随着相关业务增长,许多国际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选择人民币融资,并看好人民币资产。
2018年熊猫债新规发布以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首个在华发行熊猫债的3A级国际信用评级发行人,目前已累计发行了145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亚投行在中国的债券发行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中国政府还发行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在30年期或更长,这丰富了境内债券市场的期限结构,使人民币债券市场越来越具备与其他成熟市场的可比性。
亚投行司库长诺德礼表示,海外投资者对参与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体量巨大且流动性充裕。不少海外投资者认购了亚投行及其他发行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包括海外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接受度提升,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认为,未来人民币资产可能成为主流,不仅中国人持有比例较高,其他国家也在增加持有量。德意志银行集团财务部发行与证券化主管乔纳森·布莱克表示,随着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日益广泛,有望支撑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续需求。
在北京的一个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去年仅这些窗口所在分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就实现了约15%的增长,反映了人民币跨境结算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开展跨境贸易时开始向银行提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上海作为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主要贡献者,去年收支总额迈向近30万亿元大关,从20万亿元到近30万亿元仅用了一年时间。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