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地官宣:优秀博主购房最高补贴200万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发布的多项人才政策中,“优秀博主购房最高获200万元补贴”一事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不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感慨,调侃“买房买早了”。
多位受访博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已经关注到这项政策。在全网拥有超过500万粉丝,上海本地头部博主之一“G僧东”账号创始人钱圣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次杨浦区出台的政策表达了对创作者的重视,但他同时指出,需进一步细化审核标准,以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如果我是有落户需求的博主,这个政策对我会有吸引力,至于其他同行,相信也会有一定效应。”
据悉,该政策源于5月8日举行的2025年杨浦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杨浦区正式发布《杨浦区关于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在杨浦区购房,可获得相应住房补贴支持。其中,账号关注量达所在互联网平台前1%水平的战略创作人才,最高可申领200万元购房补贴。
然而,达到申请标准并非易事。以战略创作人才关注量需为所在平台前1%为例,在B站(哔哩哔哩)需达百万粉丝级别,在抖音则须具备几百万粉丝体量。
注册于杨浦区的上海僧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G僧东”账号的运营方,公司合伙人袁铭圆(圈内称林仙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从网络报道中获知该政策,目前政策仅公布了大致方向,具体申请流程、对接部门、信息获取平台以及所需提交材料等关键内容尚未明确,这也使得他们在政策落实层面存在诸多困惑。
抢占内容创作新赛道
根据《实施细则》,政策支持对象为在杨浦工作、生活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并将其划分为战略创作人才、领军创作人才、潜力创作人才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此外,除住房安居保障外,在落户、教育、医疗等方面也提供了配套政策支持。
具体而言,在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对在杨浦区内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房的,杨浦区人才局和用人单位按照同等比例给予一次性50万—200万元住房补贴。其中,战略人才最高可获200万元,领军创作人才最高100万元,潜力创作人才最高50万元。同时,符合条件的创作者可优先入住科学家社区等高品质人才社区,给予每月最高8000元的租房补贴支持,补贴时间最长3年。
落户居留便利方面,国内创作者优先给予落户资格,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按规定随迁随调。外籍创作者在通关通行、在华工作、证照办理等方面给予便利。
上海杨浦区。图/图虫创意
上海寿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众多内容创作者提供服务,公司创始人田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该政策不但能推动博主落户,还带动房产销售。在她看来,对于年轻博主而言,无论是为解决户口问题,还是出于子女教育考量,都极具吸引力。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杨浦区此次政策出台基于三重考量:其一,抢抓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机遇,借势平台流量结构调整与技术革新,抢占内容创作新赛道;其二,强化与高校协同发展,借力6月毕业季吸引青年人才留区;其三,呼应上海“五五购物节”,通过 “线上内容引流 + 线下消费体验”模式,激活杨浦滨江商业活力。
这并非杨浦区首次针对内容创作者推出优惠政策。早在2024年7月,杨浦区就曾发布《关于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的实施意见(试行)》,当时杨浦区方面曾表示,这是该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一大有力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创。
2022年,杨浦区发布的一批拔尖人才名单中,来自河北的“95后”游戏博主刘岩成功入选。据公开报道,刘岩除获得现金奖励外,还将获得杨浦区为他定制的“杨浦人才一卡通”。
袁铭圆表示,相对上海其他区县,杨浦区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一直很大。例如,当地有针对自媒体行业实施的退税政策,这里聚集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当博主在平台运营遇到问题时,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高效对接平台负责方,极大提升沟通效率。
田瑞指出,随着抖音、小红书等企业部分业务迁至杨浦区,博主群体在文化、文旅等领域的内容输出,能有效助力区域形象塑造,而政府通过出台专项政策对博主群体进行扶持赋能,不仅是为企业入驻创造有利条件,更有助于推动区域长远发展。
她说,这种基于招商引资需求的政策倾斜,既为博主群体带来实质性利好,也将促进区域内互联网内容产业生态实现良性发展。
钱圣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内容创作者而言,头部互联网企业的集群效应会影响创作者区域选择偏好,“很多博主搬到上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B站在上海。杨浦区汇聚了B站、抖音、小红书等众多头部互联网企业,在吸引博主方面有天然竞争力”。
上海僧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以工作室形式运营,员工数量并不多,袁铭圆表示,目前尚不明确该政策仅限博主个人申请,还是博主所在企业也具备申请资格。“若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扶持,在后续规划经营规模扩张时,我们就能充分考量政策带来的利好因素,毕竟企业规模扩大与成本控制紧密相关。”她说。
袁铭圆还提到,人才租房补贴对小型自媒体工作室非常重要,能有效缓解成本压力。此外,她呼吁政府进一步完善针对小型企业的招聘扶持政策,帮助小型企业吸引优秀人才,解决企业在人才竞争中资源不足的困境。
专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
杨浦区因杨树浦路和杨树浦港而得名,区内已集聚抖音、美团、哔哩哔哩、京东达达等数字经济企业8000余家,税收贡献占比达40%以上,营收占比达60%以上。
位于上海杨浦区的抖音集团。图/图虫创意
2024年9月,国家数据局发布全国50个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其中,杨浦区“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内容创作产业作为数字经济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新兴业态,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消费新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申红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国际数字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杨浦区作为重要的承载区,正加快培育壮大互联网电商、互联网生活、在线文娱等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杨数浦”品牌。但受制于传统工业遗留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杨浦区亟须引入优质内容创作者,完善互联网产业链,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曾刚表示,杨浦区意在通过聚焦轻量化内容创作赛道,完善“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商业变现”全产业链条,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申红艳也提到,杨浦区此次人才政策不仅有助于吸引高层次内容创作人才集聚,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培育,更能通过内容传播带动在线消费转化,释放区域经济增长潜力。
曾刚指出,杨浦区在上海的经济显示度一般,但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也是上海率先建设创新城区、推动三区(校区、园区、社区)联动的城区。
他说,近年来,杨浦区汇集了7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集聚众创空间超百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多,平台经济总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斩获颇丰。但在产业能级、空间载体、民生配套等方面仍存在挑战。同时,杨浦区无本土培育的单一千亿级科技企业,多数科创企业停留于实验室阶段,商业效益不高,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五角场创新创业核心区、杨浦滨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产业园区之间缺乏联动。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发布后,有不少评论指出,政策过度依赖流量指标可能导致资源向头部倾斜,忽视中小创作者的发展空间。此外,内容创作具有不确定性,高补贴或导致创作者扎堆“冲数据”,追求流量而非内容质量,反而削弱创新生态。
对此,申红艳建议,首先,强化政策兑现的精准性与透明度,实现补贴申领、进度查询、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线上化、透明化,确保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提升内容创作者的政策获得感。其次,要注重对中腰部创作者的梯度培育,设立“潜力—新锐—领军—战略”的进阶通道,按阶段配置差异化政策包,构建内容创作者阶梯式成长政策支持体系。最后,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构建覆盖内容生产、传播、变现的全链条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创作—技术—商业”的共生生态,促进杨浦区持续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高地。
作者:陈淑莲
编辑: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