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访客 2025-05-28 17:42:07 11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摘要: 5月27日,快手(01024.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在AI大模型与平台生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公司本季度取...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5月27日,快手(01024.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在AI大模型与平台生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公司本季度取得稳健的业绩表现,实现总营收326.08亿元,同比增长10.9%;期内经调整净利润达45.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4%。

这份财报有三大亮点,其一,平均日活跃用户数再次突破历史新高达4.08亿,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了4亿以上的水平;其二,海外业务实现重要里程碑,首次实现单季度整体层面经营利润转正;其三,可灵AI的商业化变现加速,该季度可灵AI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B端客户超1万家,主要涵盖广告营销、影视短剧、游戏制作、智能终端等多个行业。

这不仅勾勒出快手一季度经营的坚实轮廓,更预示着其在 AI 驱动、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下,正加速释放长期增长潜力。受此影响,快手在今日恒生指数整体下挫的基础上,股价高开并收涨5.54%,全天维持上扬姿态。

多引擎驱动,各核心指标均超过市场预期

从核心业绩表现来看,这次快手的主营业务稳中有进。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核心财务数据上,总营收326.08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市场预期的32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市场预估的45亿元。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179.77亿元,同比增长8.0%,占总收入的55.1%;直播业务收入为98.14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总收入的30.1%;其他服务(主要是电商业务)收入为48.17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的14.8%。

总体来看,快手这季度的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这两个核心指标都是略超市场预期的。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图源:公司财报

分业务来看,占据快手收入半壁江山的广告业务本季度收入179.8亿元,也略超了市场预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线上营销服务收入里的内容消费行业和本地生活行业增长尤为突出,在当天晚间举行的业绩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透露,2024年,快手在短剧行业的消耗实现了超过300%的同比增长,今年预计依然能够实现高速增长,同时,Q1本地生活行业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50.0%。

今年年初,快手将短剧、游戏和小说等内容型商品变现业务进行整合,成立内容消费业务中心。像短剧、小说和小游戏这样的内容型广告,与快手这样的内容平台天然适配,未来的增长可以期待。

而本地生活行业,依托快手本就快速发展的本地生活业务,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快手本地生活业务近两年来一直维持了较快的增速,2024年订单量增幅达到200%,其中新线城市的订单量同比增幅高达220%,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化的优势。

中金公司绩后发研报指,快手Q1收入表现稳健,预期Q2快手广告收入能取得超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在外循环上抓住内容消费行业、本地生活线索类投放机遇;在内循环上健康支持商家成长。

其他业务方面,直播收入同比增速14.4%,恢复了同比正增长,其他服务收入增长15.2%,想必这其中也有可灵营收的贡献。

此外,快手海外业务本季也首次实现了单季度海外整体层面的经营利润转正,直接原因是通过有效控制海外业务的成本费用,以及在海外获客渠道效率上持续优化。数据上,海外业务营收为13.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1亿元增长32.7%;经营利润为2800万元,上年同期的经营亏损为2.68亿元。

AI: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本季度,快手首次公布了可灵AI的季度营收,达到1.5亿元。可灵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toC订阅+toB API接口收费+特定场景收费,目前P(Prosumer)端付费订阅会员贡献了接近70%的营业收入。

业绩会上,快手管理层还披露:目前可灵AI已经在推理层面实现了边际利润打正。截至一季度末,其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月活用户量较上线初期增长25倍。技术层面,可灵AI于2025年4月发布2.0版本,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维度实现突破,并推出“大师版”支持多模态视频编辑,进一步降低用户创作门槛。

可以说,可灵AI商业化速度是惊人的,2024年Q3,快手首次公布可灵AI在9月份商业化流水过1000万元;而今单季收入就已经突破1.5亿。

J.P摩根今日在研报中直言,可灵AI的业绩表现超出了预期:“快手的视频生成模型 Kling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 1.5 亿元人民币,这表明我们对 Kling 2025 年全年 4.5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预期可能较为保守。”
AI赋能业务增长,快手绩后高开超6%,多家大行给予买入评级

图源:J.P摩根研报

这意味着快手再次向外界证明了自身的科技属性,尤其在头部互联网企业中,快手目前是AI领域最快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企业。

除却可灵,目前,快手也在持续推动将AI加速融入平台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

商业生态层面,AI 驱动营销模式革新,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助力商家实现精准广告投放,Universal Auto X(全自动投放解决方案)是其典型成果,该产品推出不到一年,营销消耗的占比就已经超过了60%,是AI提高效率,商家用脚投票的典型案例。在电商业务中,AIGC内容生产、精准匹配、智能客服等技术有效降低了商家的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此外,AI还会优化商品推荐逻辑,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同时帮助商家预测销售趋势、优化库存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可以看出,快手AI赋能的成效已经显著释放,不仅稳固了其短视频生产和消费社区的领先地位,还在增速与空间上展现出较大潜力,这正是资本市场对其新一期财报反馈积极的理由。

绩后,多家大行纷纷发布快手利好研报,瑞银发布报告称,快手的AI业务,尤其是可灵的发展成为财报最大亮点,随着可灵2.0版本的推出,预计其收入将进一步加速增长,2025年可灵收入预期从此前的4.5亿元上调至8亿元。摩根大通也给予了快手积极评价,公司预计,随着快手广告收入的加速增长以及电商GMV的持续提升,快手的利润增长将逐步显现。

高盛绩后发布的报告也给予了可灵高度积极评价,认为其在AI视频生成领域的竞争力与谷歌不相上下,并且在海外用户中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此外,高盛认为快手今年剩余时间的增长动能仍具积极趋势。目前广告、GMV的增速仍优于行业,且第二季度预计会有更强的增长动力,叠加快手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坚实地位,可能成为推动股价重估的潜在驱动因素。(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