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设置“学霸就餐区”,本质是“唯分数论”在作祟_ZAKER新闻

" 学霸 " 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12 月 16 日,有网友曝光,四川省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在学生就餐时,专门设置了 " 学霸就餐区 ",引发热议。17 日,记者采访获悉,辖区教育局已介入此事,涉事学校也发文致歉,并称现已整改取消。
网传图片显示,该校一部分食堂区域的桌子,摆上了 " 学霸就餐区 " 和 " 高一学霸就餐区 " 的标示牌。根据另一张图片,对比可以发现," 学霸就餐区 " 的餐食标准要比 " 普通就餐区 " 高。有不少网友纷纷质疑,认为学校此举有区别对待学生的嫌疑。而面对质疑,涉事学校曾表示,这是对月考中优秀同学的奖励,会给学生发一个文创产品和一顿免费的餐食。
考得好就能吃好的,并且还有专属的就餐区,这种特殊礼遇,更像是一种颇为张扬的特殊荣誉。但教育部已三令五申不能公布考试成绩、不能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教育部不让干的事儿,它依旧干,学校逆 " 风 " 而为,还是唯分数论的主导思想在作祟。设立 " 学霸就餐区 ",无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学生提高分数,并提高升学率。
学校要 " 育分 ",更要育人,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或更能点中教育的真正目的,即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 "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大写的人 "。他说,学校教育的重要程度," 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未来的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校还是像成都这家学校一样,还在唯分数论,即便没搞出 " 学霸就餐区 " 这样的花样,但也从未缺少过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现象。这显然偏离了教育的本来目标,只会把学生当做应试的机器,而忽略了其作为 " 人 " 应该全面发展的一面。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 " 双减 " 改革,也正是朝着育人的目标而来。其在教育领域触动的基本问题,不仅包括我们当前普遍关心的学业负担能否真正减下来的问题,而且也包括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如何从应试教育中突围,回到树人育人的初心上来。这就需要身在教育前线的学校能够 " 身先士卒 " 转变观念,彻底在 " 育人 " 上有所作为,而不是依旧 " 沉迷 " 在分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