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地区司法系统引入DeepSeek 科技赋能司法创新

2月19日,DeepSeek在广东湛江政府部门首次应用。当天,湛江市司法局启动全市政府部门首例AI大模型深度应用鲲鹏矩阵,率先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成为湛江首个部署上线该模型的政府部门单位,在司法行政与前沿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实现突破。
面对基层司法行政长期存在的“人少事多、效率不足、精准度待提升”困境,湛江市司法局主动破局,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核心理念,全面启动DeepSeek大语言模型融合应用工程。通过构建“业务-技术”双轮驱动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司法服务效能的显著提升。
湛江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东玲表示,司法行政工作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使命。随着社会矛盾多元化和法律需求复杂化,传统司法行政工作模式必须借助新质生产力破解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AI大模型鲲鹏矩阵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湛江司法行政工作注入了强劲动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经过20天高强度攻坚,DeepSeek系统已在司法行政全链条实现深度应用。具体包括,行政复议申请自动分类准确率达92%,案件分流效率提升300%;10万+法律法规、5万例判例的智能检索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行政复议决定书生成效率提高80%,合法性审查意见自动生成率达75%;案件矛盾焦点识别准确率85%,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
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司法局也在探索运用DeepSeek这一工具辅助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复议审理人员借助DeepSeek搜索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典型案例及指导案例,并将草拟好的隐去隐私信息的行政复议决定书提供给DeepSeek进行分析,出具审查意见。复议审理人员根据DeepSeek指出的不足与风险点、改进建议,对复议决定进行优化,提高审理质量。下一步,沾化区司法局将积极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静海区检察院也敏锐捕捉到这一科技发展趋势,率先行动,成功在本地服务器部署DeepSeek-R1-70B大模型。为确保模型与检察业务的适配性,静海区检察院定向训练本院司法办案核心数据,使模型在特定场景下的准确率大幅提升。如在危险驾驶案件中,系统可基于数据库案例自动对比分析,并生成刑期与罚金区间,为检察官快速研判案件提供有效参考。此外,还构建了涵盖诈骗案件、合同诈骗案件以及公文写作等数据库,让模型深入学习本院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
贵州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于2月14日特邀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蒋合领博士,为全市检察机关干警举办了一场题为《DeepSeek介绍及其在检察业务的相关应用场景》的专题讲座。蒋合领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出发,结合DeepSeek技术的核心优势,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场景。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案件办理的效率,还能在法律监督、风险研判、证据审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的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检察工作实际,为干警们打开了人工智能赋能检察业务的新思路。
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蓉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市检察机关要积极拥抱科技变革,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案件办理、法律监督、风险研判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检察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