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藕饼”大火,“得CP者得天下”? 嗑点满满引热议

2025年1月23日,哪吒与敖丙的卡通造型人偶亮相中国电影博物馆,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宣发造势。这部电影中的“藕饼”CP(哪吒和敖丙)成为了2025年初最受欢迎的组合之一。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创造了票房神话,还引发了网友对哪吒、敖丙“一体双魂、轮换肉身”的热烈讨论。微博超话排行榜上,“藕饼”一度名列前茅,相关周边商品上线即售罄,二创视频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红蓝自古出CP”,这一设定在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已有体现,通过将哪吒与敖丙改编成同根同源的混元珠,赋予了两人相遇别样的意义。这种“前世今生”的故事设定,与古偶剧中的“三生三世”设定相呼应。
“藕饼”的CP感还体现在两人的外形和性格互补上。哪吒丑陋顽劣,性格张狂;而敖丙眉清目秀,举止儒雅。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两人的互补进一步加深,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为敖丙重塑肉身,导致敖丙不得不附体在哪吒身上。在阐教的升仙考试中,两人频繁切换元魂,这种转换带来了许多笑点和嗑点,展现出一种同生死、共进退的情谊。
尽管哪吒和敖丙性情迥异,但导演为他们赋予了相似的自我认同困境。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他们都因身份被视为“异类”,在孤独中成长,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最终,两人携手对抗天雷,虽然肉身消散,但魂魄尚存。这种相爱相杀、最终双向奔赴的故事设定,让很多观众自愿入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和敖丙因误会经历了情感上的分分合合。陈塘关被屠后,哪吒误以为是敖丙的师父、父亲杀害了自己的父母和百姓,与敖丙割席。然而,哪吒内心仍未放弃敖丙,甚至通过升仙考试为敖丙重塑肉身。误会解除后,两人携手对抗无量仙翁。敖丙最终选择继续与哪吒并肩作战,两人的成长路径殊途同归,意志与信念交相辉映,放大了“藕饼”的CP感。
《哪吒》系列的成功并非仅靠“藕饼”CP,但创作者增强CP感无疑响应了当下观众的需求,而“藕饼”全网大热也为电影引流。这种“CP打法”不仅在二次元领域火爆,在偶像剧中也广泛应用。近年来,多部热门电视剧如《墨雨云间》、《永夜星河》等都推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CP组合。
心理学家认为,观众嗑CP主要出于寻求情感共鸣、逃避现实、社交归属和理想化投射四种心理需求。早期的“CP”一词源自日本的腐文化,随着国内耽改剧的兴起,逐渐破圈成为饭圈常用语。如今,嗑CP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行为艺术,种类繁多,包括BL、BG、GL等。
随着耽改剧被叫停,BG剧成为主流。2019年的甜宠剧《亲爱的,热爱的》中的“童颜夫妇”成为无数人的心头好。两位主演的合作结束后仍保持互动,增加了CP粉的粘性。2025年,《国色芳华》播出后,两人再次凭借默契互动为剧里的“纯元CP”拉了一波热度。
CP感越来越成为评判一部BG剧能否出圈的重要标准。这意味着,男女主角不仅要在戏内演技真挚,还要在戏外积极互动。通常情况下,剧外CP营销由官方和网友共同推动。这种体系化的创作范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创作思路同质化和观众逆反心理。
面对观众的倦怠,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加入新的噱头。例如,《苍兰诀》中的“苍兰夫妇”跳脱传统婚恋逻辑,以找寻自我为基础,重新定义了“勇敢追爱”。《墨雨云间》和《九重紫》则通过打破重建角色关系,满足观众对多样人设和丰富角色关系的需求。
CP营销并非一本万利,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争议。热播剧背后常常存在“唯粉”和“CP粉”两大粉丝派系。艺人面临拆CP问题时需谨慎,否则可能影响自身形象。创作者、艺人和CP粉都在摸索中前进,内容始终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