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语丨“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_ZAKER新闻

"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2022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两会 " 下团组 " 时,谈起粮食安全的话题。
" 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 有人说,国际上货源充足,种不如买。" 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去年年底,部署 2025 年 " 三农 " 工作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 " 三农 " 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了粮食安全问题:" 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的一句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 坚决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 "、"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 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 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 习近平总书记对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一系列部署,他强调:" 我国有 14 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2020 年 7 月 23 日拍摄的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看作物长势、观粮食成色,在地方考察时,总书记始终牵挂 " 中国饭碗 "。
2014 年 5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看麦穗灌浆,问农田建设。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他说:" 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018 年 9 月 25 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七星农场,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22 年 4 月 10 日拍摄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种子实验室的植物幼苗。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2022 年 4 月 10 日,海南考察第一站,总书记走进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谈起种子话题语重心长:" 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 文件不仅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明确了稳面积、增单产的主攻方向,还明确提出,"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进一步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 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 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