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医院试点不要家属陪 专业照护更安心

访客 2025-03-06 17:00:01 12
医院试点不要家属陪 专业照护更安心摘要: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宣布,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质的护理服务需求,减少患者在院期间家属陪护压...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宣布,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质的护理服务需求,减少患者在院期间家属陪护压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上海决定在三级医疗机构首批开展“免陪照护”试点工作。

医院试点不要家属陪 专业照护更安心

“免陪照护服务”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也不需要家属自聘护工。原则上,今年5月底之前,市级、区级三级医疗机构(设有重症监护室)全部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其他类型公立医疗机构自愿参加。试点病区采用1+1+X的模式,其中1是重症监护病区,X是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其他病区或单元。“免陪照护服务”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及支付范围、标准由市医保局另行制定发布。

上海市护理学会将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基本规范》团体标准培训,并根据实施反馈情况进行适时修订,确保全市“免陪照护服务”同质化。医疗机构开展“免陪照护服务”情况纳入年度护理质控以及老年护理质控。

早在2010年,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照顾患者”。2020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提到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聘用能对患者提供生活照护服务的医疗护理员,同时要加强陪护探视管理,提倡采用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

目前已有三甲医院开始试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已有两个病区实现住院患者由专业团队24小时全程照护。在泌尿外科病房,患者陈先生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医疗护理员曹东仙第一时间来到床边,为其提供术后照护和康复宣教。胸外科也是“免陪护”试点科室,从安徽来沪手术的汤女士表示,没有家属照护反而觉得休息得更好,护理员比家人照顾更专业。

仁济医院胸外科护士长倪科春表示,这些护理员都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负责生活料理,还与患者进行人文交流,增进护患关系。此外,病房环境也更安静了,减少了外来人员频繁进出导致的感染风险。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指出,减少外来人员进出对于肺癌、食管癌术后患者来说,极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免陪护制度的顺利实施,护理部采取了一系列支撑措施,增加了护理和护理员的配比,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求得到全面照顾。在住院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在出院前通过开设家属学校等方式帮助家属更好地承接照顾工作。试点“免陪护”后,护士和护理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医院将泌尿外科病区和胸外科病区护士与床位比由1:0.4提升至1:0.5。

“无陪护理念的推广需要患者和家属理解背后的科学素养。”赵晓菁主任说,“我们也有灵活处理的情况。对于听不懂普通话、腿脚不便或存在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我们会进行评估,并在有陪护证的情况下允许家属陪护。”

事实上,“免陪护”病区并不代表患者与家属完全无法见面。每天下午3点到5点是病区开放探视的时间。责任护士会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的每日病情、相关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的健康教育知识,旨在加强医患家属间的信息交流与健康教育。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