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龙队接受采访王楚钦头也不回跑了 欢乐喜剧人现场

访客 2025-03-24 10:01:26 10
龙队接受采访王楚钦头也不回跑了 欢乐喜剧人现场摘要: 龙队接受采访王楚钦头也不回跑了 欢乐喜剧人现场。马龙和王楚钦这对组合最近让球迷们乐坏了,球场上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档,下了场...

龙队接受采访王楚钦头也不回跑了 欢乐喜剧人现场。马龙和王楚钦这对组合最近让球迷们乐坏了,球场上是配合默契的好搭档,下了场直接变身相声演员。在北京队打完湖南队之后,记者们原本准备按流程问几个常规问题,谁料采访现场变成了欢乐喜剧人录制现场。宁波台的记者刚举起话筒问“龙队第一次来宁波吗”,马龙眨巴着眼睛反问“你是哪儿的记者呀”。听说对方是本地媒体后,他慢悠悠地说:“我在宁波打联赛都七八年了,还代表过宁波队呢。”这话一出,全场憋着笑的记者们实在忍不住了,咔嚓咔嚓的快门声里混着一片笑声。

龙队接受采访王楚钦头也不回跑了 欢乐喜剧人现场

现在的年轻运动员自带综艺感,王楚钦在边上看着队长拆台,自己也没闲着。当记者问他“跟龙队配双打有没有奥运会的紧张感”时,他脱口而出“太吓人了”,说完自己先捂着嘴乐了,估计是想起上次把“剑指冠军”写在球拍上被全网调侃的事。最逗的是采访到小将黄友政的时候,记者问他对入选世界杯名单有啥感想,小伙子当场卡壳脸红得像番茄。这时王楚钦突然从旁边探出头喊了句“剑指冠军”,四个字就把场子救回来了,现场记者们笑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群运动员在镜头前插科打诨,倒让人想起他们比赛时的样子。那天打湖南队的男双比赛,刚开始俩人确实有点找不到北,毕竟对面站着的是平时没怎么交过手的朱毅和谢聪凡。第一局打到中段的时候,马龙擦汗时冲王楚钦使了个眼色,就跟开了挂似的,发球抢攻、正手爆冲玩得飞起,硬是让对手连吃三个发球直接拿下首局。场边观战的老球迷直拍大腿:“瞧瞧这俩人的默契,龙队都不用说话,抬抬拍子小王就知道往哪儿跑位。”

其实马龙和宁波的缘分比很多人知道的都深。七年前乒超联赛搞交流的时候,他作为顶尖选手被交流到宁波队,帮着带起了当地的乒乓球氛围。现在宁波能培养出打进国家二队的小将,多少也有当年那批交流选手的功劳。有眼尖的网友翻出老照片,发现马龙穿着宁波队队服的样子还挺新鲜,评论区立马炸出一堆宁波老乡:“我说体育馆门口挂的冠军榜上怎么有他照片呢!”“那年龙队来打联赛我还去要过签名,他特耐心跟每个球迷合影。”

年轻人这边花样就更多了。王楚钦自从上次把“剑指冠军”写在球拍上,这四个字就成了他的专属梗。这次帮黄友政解围时蹦出这句话,立马被做成了表情包在球迷群里疯传。有粉丝扒出他以前的采访视频,发现这孩子从小就是接话小能手——十五岁第一次参加发布会,记者问他紧不紧张,他张嘴就来“比打决赛还紧张”,逗得全场记者笑场。现在带着更小的师弟接受采访,倒有点传承的意思了。

他们在赛场上杀气腾腾,发布会又能瞬间切换成欢乐模式,让人想起国乒队的老传统。当年张继科踢挡板、马琳讲段子、王皓说相声,哪个不是既能认真打球又会调节气氛的主儿?现在这批年轻队员把这种松弛感拿捏得更到位了,比赛时眼神凌厉得像要撕碎对手,下场又能秒变邻家小哥跟记者唠家常。这种收放自如的状态,可能正是他们能在高压环境下保持顶尖水平的秘诀。

最让人感慨的还是马龙这样的老将带着小兄弟们成长的样子。打湖南队那场第三局打到赛点时,他特意让王楚钦来处理关键球,自己退到远台保驾护航。赛后采访被问到这事,他轻描淡写说了句“年轻人要多经历大场面”,结果转头就被拍到在场边手把手教黄友政练反手拧拉。这种传承不声不响地进行着,就像二十年前王皓带着他加练,现在轮到他带着更小的队员看技术录像。

观众席上有位带着孩子来看球的大姐说得实在:“看他们打球过瘾,看他们采访开心,这门票买得值!”确实,现在看乒乓球比赛不只是看输赢,还能看到运动员鲜活生动的另一面。就像这次比赛结束后,球迷们讨论最多的不是3:0的比分,而是马龙那句“我在宁波打了七八年”引发的爆笑场面。有网友神评论:“建议国乒队集体报名《脱口秀大会》,保准能拿大王。”

这些顶尖运动员身上都有种特别的真实感。他们不会端着架子说套话,被问到尴尬问题也会脸红,看到队友卡壳会主动帮忙,这种鲜活劲儿特别招人喜欢。就像咱们平时在单位里,那些业务能力强又会调节气氛的同事总是最受欢迎的一样。下次看比赛的时候不妨多留意赛后采访,说不定能挖到更多宝藏瞬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