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苹果重拾「AI医生」

访客 2025-04-02 10:00:11 4
苹果重拾「AI医生」摘要: 3月30日彭博社爆料,苹果大改其健康 App,意欲开发一个全新的“AI 医生”。据悉,该计划为代号 Project Mu...

3月30日彭博社爆料,苹果大改其健康 App,意欲开发一个全新的“AI 医生”。据悉,该计划为代号 Project Mulberry,现阶段包含AI健康教练、食物追踪、锻炼分析、教育内容四大模块,尝试利用iPhone作为媒介,向用户提供一个算法构成的虚拟医生。

苹果重拾「AI医生」

Project Mulberry的四个健康模块

如果用户同意应用的条款,苹果将会收集用户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类健康数据,并交予AI医生进行分析,进而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同时,苹果还会与睡眠、营养、物理治疗、心理、心脏等方面的医生共创科教视频。这些内容将作为AI医生的补充,向用户直观地描述他们的健康信息,或是解释健康计划的制定逻辑。

举个例子,当苹果的App收集到反映心率异常的数据,AI医生便会在给予用户提醒的同时,推送一些解释心脏病风险的视频,敦促患者及时进行干预。

不过,早在深度学习萌芽时,谷歌、微软、IBM等巨头便沿着自己的理念推出过各具特色AI医生,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折戟,少有企业再提“AI医生”。

而今已是大语言模型时代,苹果的医生似乎有些姗姗来迟。

01

苹果的AI医生为何来迟?

单单从Project Mulberry的内容来看,苹果此次爆出的四个模块没有太多吸睛之处。AI健康教练、视频教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食物追踪、锻炼分析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应用也早有国内外厂商试水。

但对于苹果而言,当下可能是属于它*的时机。

众所周知,苹果的生成式AI能力一直落后于GAFA中的其他成员。当Gemini和GPT在AI逻辑推理上打得不可开交时,对话式Siri仅仅交出测试成功率66%~80%的答卷。由于每三次交互中便会出现一次错误响应,原本2024年的上线计划被直接推到了2027年。

为了追回颓势,苹果2月宣布了5000亿美元本土投资计划,打响翻身战。计划之中,苹果将在未来四年重点发展AI服务器制造、研发扩张等产业,强化云计算、AI推理、数据分析能力,预计在2025WWDC大会上推出自研AI系统,整合语音、视觉与多模态交互。

因此,在当下这个节点上爆出新计划,要么是“AI医生”的想法已在苹果健康生态构想中孕育多年,要么由于库克对于健康产业的钟爱,Project Mulberry赶上了自家的AI风口。

其次,国内外企业虽在“AI医生”早早开启布局,但由于算法的局限及数据的缺失,很多企业开发应用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未能走到市场中。

举一个例子:过去很多医生都提到了这样一个需求,他们希望AI厂商开发一个智能算法,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图片中各个食物的热量,以此给予用户直观的计算结果,达到热量摄入控制的效果。

在那个没有生成式AI的时代,AI厂商只能通过深度学习去进行食物的分割,基于食物加工后热量的平均值进行估算。但因为食物种类多元、加工方法各异,当时的AI无论在食物要素的分割,还是热量的估算上,都与现实存在较大的误差。

苹果选择此刻切入这一赛道,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因为相关的AI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如今,iPhone 16已能较为准确地估算食物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帮助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加之生成式AI的赋能,新一代的“食物跟踪”大概率能将分割与计算做得更精准,达到医用的标准。

同理,锻炼分析亦能借助新的AI技术实现突破。基于iPhone的后置摄像头,AI医生能够取得更为丰富的数据研究用户的锻炼情况,提供相应的动作纠正和姿势纠正,实现“数字物理治疗师”功能。

总的来说,本有的AI基础制造投资计划叠加常年积累的AI视觉能力,苹果有望将围绕这些陈旧的概念做出新一代的数智应用。何况,有可穿戴设备这一生态优势作为支撑,苹果或许真能盘活AI医生,使其规模性地落地市场。

02

越过数字医疗难以逾越的阻碍

从Project Mulberry现有的内容看,苹果AI医生期望切入的领域可能是“AI+健康管理”,也可能是“AI+数字疗法”。

近几年间风云变幻,两个赛道中的不少初创公司已经无功而返。追其究竟,相关企业由于缺乏数据难以给出精准的个性化诊疗计划,因而服务产生的价值未能覆盖研发推广过程付出的高额成本。

得益于可穿戴设备生态赋予的多模态数据集成能力,苹果首先能够解决“精准性”与“个性化”带来的问题。

2014年,初代Apple Watch便已集成心率传感器,能够连续手机用户的心率变化信息。2018年后,Apple Watch又引入了ECG功能,使其能够在后台动态检测用户的心脏节律。

ECG可谓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功能上的*个“杀手级”功能,让真正需要持续体征监控的带病人群也能从技术的发展中受益,从而打开了慢病人群这一巨大的市场。2021年,苹果的单导联ECG和房颤提醒两个功能以“突破性创新医疗器械”的形式获得了FDA的器械审批,使其成为全球*款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通过手腕检测心电图的非处方产品,实现了Apple Watch消费级到医疗级的跨越。

2020年9月,新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6又加入了血氧监测功能。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苹果可生成深度睡眠质量报告,揭示用户夜间呼吸与心血管状态的关联,为慢性疲劳、睡眠障碍等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早期预警窗口。

血糖监测方面,苹果此前和Rockley Photonics合作开发硅光子技术,旨在通过激光光谱分析实现无创血糖监测。尽管在2021年双方分道扬镳,但苹果在微型传感器、光学算法上的积累,正加速这一重要项目的落地。若成功,Apple Watch将首次实现血糖、血压、心电图等代谢与心血管指标的闭环监测,颠覆慢病管理的已有范式。

多模态数据融合之下,苹果已为用户绘制出一幅完整的健康画像。基于连续的、多维的数据进行辅助决策,AI医生理论上能够制定精准的健康计划,并根据用户身体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苹果健康生态中各类软硬件设备的作用

其次,“AI健康管理”和“AI数字疗法”中的许多企业长期面临高昂的运营费用,他们必须在研发、获客、医生服务等方面投入大量成本。

而在Project Mulberry披露的内容模块中,大部分服务仅需要内部开发即可,仅有视频相关内容需要需求医生的支持。

此外,苹果本身就具备拥有庞大用户的平台,因此能够省下了大量前期成本,使得凭借较低的客单价也能盈利。

最后是商业模式。初创公司的绝大多数收入需要依靠提供服务获取,而苹果可选择的商业模式更为丰富。

譬如,AI医生一方面可以软件的形式,随Health+纳入Apple One套餐,抽成30%的医疗订阅费;另一方面可单单作为成本项,通过与苹果生态的强绑定,拉升苹果旗下其他可穿戴设备的销量。

三大优势之下,苹果或能凭借AI医生开拓过去初创公司未能跑通的市场,在新的千亿院外健康市场中掘金。

03

重新审视那些被抛弃的医疗AI场景

虽说现有的AI技术距离打通严肃医疗还有一段距离,但纵观当下AI企业的应用开发趋势、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改革路径、普通百姓对于AI技术极快的接受程度,我们可以清晰预见那个将AI作为私人医生的时代。

而一向谨慎的苹果开启布局,或许意味着这个赛道已经存在跑通的可能。

当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不止“AI医生”。

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像苹果那样,重新审视十年AI发展间功亏一篑的智能应用。当技术的底座向前跃迁,那些被抛弃的医疗AI场景,或已拾得新生的可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