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年入1600亿,谁在穿安踏李宁?

访客 2025-04-08 14:04:02 8
年入1600亿,谁在穿安踏李宁?摘要: 01 一年狂揽1600亿元每逢财报披露季,无论是餐饮、酒水,还是电商、酒旅行业,难免都有些“一上一下”的分化剧情。运动鞋...

01 一年狂揽1600亿元

每逢财报披露季,无论是餐饮、酒水,还是电商、酒旅行业,难免都有些“一上一下”的分化剧情。运动鞋服领域的玩家则不然,拿的是清一色的“增长”剧本。

年入1600亿,谁在穿安踏李宁?

近日,随着李宁最后一个交出成绩单,港股上市的四家本土运动鞋服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度,已经悉数披露完2024年的业绩,营收无一例外,均取得正增长。

具体来看,2024年,安踏仍然稳坐本土行业龙头的宝座,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要是算上旗下的亚玛芬体育,安踏系的总营收达到1085.8亿元,成为继耐克、阿迪达斯之后,全球第三个营收破千亿元的体育用品集团。

安踏之外,其他三家的成绩也颇为亮眼:排名第二的李宁,营收同比增长3.9%至286.76亿元;老三特步,营收同比增长6.5%至135.77亿元;老四361度,营收增速最快,为19.6%,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7亿元。

算下来,2024年,消费者花在安踏系、李宁、特步、361度四家身上的钱,达到1609亿元,比上一年多卖了177亿元,同比增速超12%,远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运动鞋服属于高景气赛道,尤其近两年,总是在消费圈走出独立行情。行业增长的背后,不外乎老生常谈的三个逻辑。

首先,运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24年适逢体育赛事大年,各家顺势,一方面砸钱在重大赛事中露出,以此增强专业形象;另一方面产品、营销、社群活动多管齐下,因此吃到了不同程度的红利。

其次,随着运动鞋服从单纯的功能性,朝着运动休闲方向发展,安踏、李宁们通过场景延伸,抢走了一部分休闲品类的市场,也打开了各自的增量空间。

最后,则是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二八法则”。华源证券此前在研报中指出,在运动鞋服领域,随着国产品牌强势崛起,市场份额正在向头部集中。即便是安踏、李宁、特步、361度这四家本身,也顺应这一趋势。2024年,安踏的营收已经超过其他三家的营收总和。

细看这四家,除了顺应行业大势,也有各自差异化的增长逻辑。

其中,安踏增长靠的是多品牌矩阵。2024年,FILA增速放缓,同比增速从上年同期的16.6%降至6.1%,但因为其他两大板块——安踏主品牌、包括可隆和迪桑特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相对给力,同比增速分别为10.6%和53.7%,还是把集团整体营收增速拉到了13.6%。

没有品牌能永远增长,但多做几手准备,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回看安踏过往的发展,一直尝到了“多手准备”的甜头。早些年,安踏主品牌增速放缓,FILA一直扮演增长引擎的角色。如今FILA增速放缓,安踏主品牌缓过神来,可隆、迪桑特成功冒头,又接过了增长引擎的接力棒。

李宁的增长更多靠的是产品、渠道的全方位努力。比如渠道端,其电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3%,主要得益于线上渠道的深度开发;产品端,随着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跑步产品流水同比增长25%。

特步靠的是聚焦。2024年,特步在集团层面有两个大动作,一是完成对索康尼、迈乐两个品牌的收购;二是彻底剥离盖世威、帕拉丁两个品牌。无论是收购还是剥离,都是为了更好地聚焦“跑步”。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在财报中表示,自剥离相关业务后,特步专注于推动增长和优化运营的战略转型,将战略调整至聚焦跑步,并有效分配资源。

361度营收增速位居四家之首,主要靠的是性价比路线。拆解其营收可以看到,公司增长主要因为产品卖得更多,而非大幅涨价。比如成人鞋类产品,2024年比2023年多卖出583万双,平均批发售价仅从123.6元/双微涨至125.3元/双。

02 跑鞋增速更快

除了营收都在增长,细数起来,四家财报里透露的共性还有很多。比如电商业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增长;又比如,鞋类尤其是跑鞋增势都不错。

不管是不是跑步爱好者,不少人都能清楚感知到,跑步这项运动近些年越来越热。在小红书上,讨论“跑步一个月脸部变化大”的笔记,超过130万篇;在抖音上,关于“跑步”的话题热度持续上涨,尤其是跑鞋推荐和测评相关内容。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的各级各类路跑赛事多达749场,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万人次。

原因一方面在于,相较于其他运动,跑步的门槛相对较低,适用场景更广,这意味着大众的参与度能更广;另一方面,无论是品牌方出于“秀肌肉”的考量,还是地方寄希望于赛事带动经济效益,马拉松赛事近些年全面开花,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跑步热。毕竟,想要顺利完赛,免不了日常训练。

随着跑步渗透率逐渐提升,运动品牌也跟着受益。比如2024年,李宁的跑步品类流水同比大幅增长25%,三大核心IP跑鞋——赤兔、超轻、飞电,累计卖出1060万双。特步旗下定位中高端的索康尼,全年流水同比增长超60%。

在跑鞋高增长的带动下,2024年,四家企业的鞋类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营收。其中,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的鞋类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5.3%、6.8%、15.9%和22.1%,均高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且鞋类产品占总营收的比例都有所增加。

跑步热潮之下,国产品牌能吃到相应的蛋糕,自然是有真本事。

以2024年北京马拉松为窗口,悦跑圈的统计数据显示,3小时内跑完全程的跑者里,国产运动品牌的穿着率进一步提升至53%。2年前,该项数据仅为15.1%,再之前更少。

国产品牌跑鞋异军突起,似乎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各家的布局早就开始了。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19年,以李宁、特步为代表的国货运动品牌,在跑鞋上突破技术瓶颈。比如李宁在2019年发布“李宁䨻”轻弹科技平台,特步2018年建成世界级跑步科学实验室,次年推出160X初代,361度也在同年把国际线技术引入国内产品开发。

以技术突破为契机,接下来,各家品牌一方面持续迭代技术,推出顶级跑鞋以树立专业形象、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持续开发大众跑鞋,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性价比的需求。双管齐下,国产品牌在中国跑步市场的份额显著提升。

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跑步市场,也因而成为国内外品牌的必争之地。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耐克、彪马、斯凯奇等品牌不约而同围绕鞋类做起了文章。展示台之外,各家也相继推出新的跑步系列或产品,试图通过科技和营销卷土重来。

竞争之下,2024年,国产品牌为了守住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增加产品宽度,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比如安踏推出的PG7跑鞋售价399元,上市三个月销量突破100万双;另一方面,各家也努力在产品力上下功夫,以此打开更高的价格空间,比如李宁推出的飞电5Ultra要做竞速跑鞋里的“六边形战士”,轻量化、回弹性均有所提升,售价2299元。

03 争夺童装蛋糕

鞋类之外,童装是各家“激战”的另一个战场。只不过,不同于前者有各个维度的数据可循,童装更像是一个隐秘的战场。

从时间上看,中国童装市场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市占率最大的童装品牌巴拉巴拉(森马集团旗下)创建于2002年。安踏、361度、李宁、特步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进入童装领域。当时的大背景是,整个运动鞋服领域面临投资过剩、竞争白热化的局面,急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发展至今,童装依旧是一个庞大且分散的市场。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中国童装行业CR5(行业内排名前五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从7.8%增长至13.2%,仍低于日本的22.50%以及美国的35.40%。近两年,随着各家相继发力,行业集中度在逐步提升,运动品牌的儿童业务也整体向好。

2023年12月,安踏多位高层在不同场合透露,安踏儿童流水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首个百亿运动童装品牌。2024年财报里,安踏并未披露儿童业务的具体营收,但表示,其正在“巩固在儿童运动服饰领域的领先地位”。

李宁在财报里介绍了儿童业务在产品、渠道、运营、营销端的动作,表示要“把李宁YOUNG打造成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运动的首选品牌”;特步称,其儿童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两者同样未透露具体营收数据。361度则直接披露:2024年,其儿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5%至23.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23.2%。

天猫新生活研究所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运动童装销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速,甚至个别运动品牌的童装销量增速超过主品牌。

运动品牌做童装生意,有先天优势。从宏观上看,无论是三胎、“双减”政策,还是校园体育教育政策的不断出台,都意味着运动童装市场还有不少增量空间。最让各路玩家动心的说法莫过于:不经常运动的成年人,穿出了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千亿品牌,每天都在运动的儿童,按理说同样能穿出营收可观的头部玩家。

从具体的购买决策行为看,童装是一个消费决策者和实际体验者分离的品类。通常是,父母给孩子买鞋服,不少人会把自己的偏好投射其中。从这个角度看,安踏、李宁们因为有各自的主品牌,还有专业背书,更能被父母们信任和选择。

在此基础上,四家国产运动鞋服品牌争抢童装蛋糕,也用上了各自一贯的打法。

比如安踏把多品牌矩阵的打法复制到了童装领域。2024年,安踏旗下定位高端户外的迪桑特,正式进军儿童滑雪、高尔夫等高端童装领域。再加上此前定位大众消费的安踏儿童、定位时尚运动的FILA儿童,安踏在不断扩充对不同品类、不同消费群体的覆盖。

李宁则是在单品牌的整体策略下,不断细分市场,加强专业形象。2025年,李宁推出面向13~18岁青少年的李宁青少运动店,为的是满足青少年对更高竞技水平和个性化的需求。此前,李宁已有针对3~6岁儿童,以及7~14岁少年的两条产品线。此外,李宁也在财报中表示,正在应用“䨻包膜”“可接地发泡橡胶”等前沿技术,全面优化童装品类。

特步主打一个继续夯实跑步心智。在财报里,特步表示,其推出了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全新跑鞋,在轻盈性、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显著提升。361度则是把性价比战略贯彻到底。拆解其营收,2024年,儿童鞋类产品的平均批发售价从106.2元/双降至100.8元/双,主打一个降价抢市场。

在前景广阔的童装蓝海,运动品牌凭借行业及自身优势,分食了不少蛋糕。如今,和跑鞋赛道类似,其也开始在童装赛道迎来更多竞争对手。在刚过去的3月,鸿星尔克旗下儿童品牌“尔克儿童”举行品牌战略发布会,并表示要把儿童品牌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

想必未来,无论是跑鞋还是童装赛道,各大玩家的争夺都会更加精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