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禁色”背后是权力的越界_ZAKER新闻

访客 2025-04-15 20:09:26 1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禁色”背后是权力的越界_ZAKER新闻摘要: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上海报道4 月 15 日,针对三河市 " 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 " 等问题,廊坊市人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上海报道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禁色”背后是权力的越界_ZAKER新闻

4 月 15 日,针对三河市 " 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 " 等问题,廊坊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情况通报表示,河北省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主要问题基本属实。

目前,相关部门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一张绿色的蜜雪冰城的门店招牌图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发网友热议,一直以显眼的红色为主色调的蜜雪冰城招牌,却在三河市的 " 禁色令 " 下改色。

如此强制性规定显然忽视了商户的合法权益和市场规律。

让人不理解的是,门店招牌颜色究竟有何妨碍?" 禁色 "" 改色 " 又有何依据?这一政策的制定既看不出充分调研,也看不到科学论证,而是简单粗暴的一纸通知,就直接要求商户更换招牌。这是一拍脑袋的决策,还是个人审美偏好经由公权力的扭曲放大?

要知道,门店招牌颜色也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像蜜雪冰城这样的知名品牌," 红色 " 无疑是其极具辨识度的品牌标志。无端地要求门店招牌改色,一方面是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也是在损害品牌价值。

实际上,类似的规定也非个例,此前亦有网友晒出某街道上整齐划一的黑底白字招牌。官方对于市容市貌的管理固然无可厚非,但这些 " 无理取闹 " 的举动,不免有些好笑。

一个城市的招牌的美与和谐,不是 " 一刀切 " 的统一。

中国广告协会在三河店招事件之前,已发现不少城市发生过类似情况,中国广告协会标识专业委员会也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过意见,呼吁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广告店招规律和功能作用,尊重店主的创意。

不理解地方历史文化,不尊重商业市场价值,粗暴地以统一的颜色,甚至一模一样尺寸的招牌,试图制造城市的秩序井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懒政呢?

" 一刀切 " 的统一号令之下,让店铺、城市,失去了个性,失去了色彩,也就失去了灵魂。

缤纷多彩亦是城市活力的体现,街道两侧店铺形色各异的招牌是商业经济的繁荣,也是城市生活的烟火气。

" 统一店招 " 的脚步早应该停下,重新审视城市规划的美感。对于店招的管理,相比于看重表面的整齐划一,不如多花些心思,引导店招的个性化和美感并存,与整体街区、城市建筑风貌相匹配。

中国广告协会认为,三河市的 " 禁色令 " 应该是一堂深刻教育课,在城市管理中,应正确处理好城市形象与广告店招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和商户权益,让广告店招更好地服务消费、提振消费。

前述情况通报也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健全长效机制,对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 " 零容忍 ",坚决维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但目前,通报尚未提及,对相关商户更换招牌,及后续恢复招牌等导致的损失如何补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