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几内亚再出招,铝土资源上演“权力的游戏”

访客 2025-07-15 15:14:12 2
几内亚再出招,铝土资源上演“权力的游戏”摘要: 文 | 万联万象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铝土矿作为铝产业链的核心原料,其供应格局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近年来,几内...

文 | 万联万象

几内亚再出招,铝土资源上演“权力的游戏”

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铝土矿作为铝产业链的核心原料,其供应格局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近年来,几内亚凭借其丰富的铝土矿资源,逐渐成为全球铝产业的关键玩家。今年5月,几内亚政府开始大规模收回部分铝矿开采许可证,导致国际铝土矿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加剧。

如今,几内亚再次祭出新规:要求50%的铝土矿出口必须由悬挂几内亚国旗的船舶运输,并宣布成立国有航运公司。这一政策无疑将进一步重塑全球铝土矿贸易的物流体系,提高铝土矿的获取成本,使得本就依赖几内亚资源的国际铝市场不得不接受其日益增强的话语权。

这场铝土资源“权力的游戏”,正持续上演。

一、从矿权回收到航运垄断

几内亚是全球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国,其储量占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中国、俄罗斯、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均依赖其供应。然而,几内亚政府近年来不断调整矿业政策,试图从资源出口中获取更大利益。

尤其是近期连续出台两项关键政策,直击全球铝产业链核心:

2025年5月,几内亚政府依据总统令撤销51家矿业公司的采矿许可证,涉及铝土矿、黄金等战略资源。其中,年产能4000万吨的Axis矿区(占全球供应量5%)被强制停工,该矿区由中国顺达矿业、中水电十一局等企业运营,2024年实产2300万吨铝土矿。

这一做法的政策动机明确。几内亚强制外资企业在当地建设氧化铝厂,推动资源本地化加工。若企业未履行承诺(如阿联酋EGA因未建厂被暂停出口),矿权将被收回。

5月份的控证余震尚未结束,7月则又来了组合拳:几内亚矿业部长Bouna Sylla宣布:50%的铝土矿出口必须由悬挂几内亚国旗的船舶运输,并成立国有航运公司Guinéenne des Transports Maritimes专司运输。

与此同时,还同步推出几内亚铝土矿价格指数(GBX),旨在掌握定价权并提高出口收益。

几内亚的思路很清晰,通过矿权回收倒逼本土工业化(减少原矿出口),再以航运垄断强化对供应链的控制,实现“资源-运输-定价”全链条自主化。

二、市场冲击波

几内亚的连续政策调整,使得全球铝产业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在短期内,这些政策将导致铝土供应缺口与价格飙升。

Axis矿区停工导致中国月度铝土矿进口潜在减少100万吨(占中国进口量8%)。若停产持续,中国氧化铝或出现1000万吨供应缺口。2025年5月以来,几内铝土矿CIF价格已从70美元/吨涨至75美元/干吨,涨幅7%。

几内亚的铝土政策迅速传导到全球。中国氧化铝期货因恐慌情绪单日涨停至3149元/吨。花旗预测,若供应中断持续,氧化铝现货价格可能冲至390美元/吨。

几内亚的新航运政策,也将显著推高物流成本。此前中资企业建设的达圣铁路曾使运输成本降低30%,但强制使用几内亚船舶可能逆转这一优势。

此外,几内亚的铝土隐性成本增加,其矿区向内陆扩展导致开采成本上升,政府新增河道管理费、矿山复垦费等税费。并且,几内亚要求矿企配套港口铁路(如西芒杜项目需600公里铁路),进一步增加资本开支。

中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达70%,其中几内亚供应占比69.4%(2024年进口1.1亿吨)。政策变动直接冲击中国1800万吨氧化铝产能和国际航运成本。中资企业虽在几内亚布局氧化铝厂(如赢联盟SMB),但短期难抵矿源波动。

三、全球博弈与出路

几内亚的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一部分。近年来,印尼禁止镍矿出口、智利推动铜矿国有化、刚果(金)提高钴矿特许权使用费,均反映出资源国对原材料控制的强化趋势。

几内亚作为铝土矿的核心供应国,自然希望从资源出口中获取更大收益,而航运新规只是其强化经济主权的手段之一。

2025年上半年,其铝土矿出口同比激增36%至9980万吨,但其政府仍强化控制,旨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主导权。通过GBX指数挑战国际定价体系,复制OPEC模式。政策要求外资企业建设氧化铝厂,推动本土加工。2025年几内亚氧化铝产能规划达1800万吨,中资企业承接其中30%。

但几内亚也面临的挑战:2021年政变后军政府执政,政策反复性高(如2024年油库爆炸事件冲击矿业)。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加剧外资风险。而且,进入到雨季(6-9月),会导致发运量季节性下降30%,新航运公司运力尚未验证。

面对几内亚的航运新规,中国企业可能不得不调整采购策略,例如增加从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的进口,或加快在几内亚本地的物流投资。然而,这些替代方案均存在局限性——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品位较低,印尼则多次出台矿石出口限制政策,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几内亚供应波动的缺口。

与此同时,国际铝业巨头也在寻求应对之策。力拓、美铝等公司已开始评估在几内亚的长期投资计划,部分企业甚至考虑与几内亚政府合资成立航运公司,以降低政策风险。然而,这种合作模式可能使矿企进一步让渡利润,加剧资源国的议价能力。

此外,全球铝消费市场,尤其是汽车、建筑和包装行业,可能因原材料成本上升而面临涨价压力,最终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四、结语

在铝土资源“权力的游戏”中,几内亚目前有着强硬的话语权,其连环政策标志着资源国从“原料输出”转向“价值链控制”的战略升级。

短期看,全球铝产业链面临成本抬升和供应扰动;长期看,国际企业需重新评估资源投资模式——要么接受本土化加工条款,要么承担供应链多元化成本。对中国而言,突破“几内亚依赖症”需加速布局三大方向:矿产勘探技术(提升国内低品位矿利用)、再生铝循环体系、及非洲/东南亚多源供应网络。

几内亚的不断紧逼,让全球铝市场格局加速从“稳定供应”转向“博弈共生”,资源自主权争夺战还远未结束,谁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