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7月26日下午,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收官站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隆重举行。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公园城市”重要理念在兴隆湖畔首次提出,为四川天府新区擘画出宏伟的发展蓝图。
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兴隆湖站火炬传递通过“湖水与景色交织、生态与科技共融”的壮阔场景,向世界展现成都“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奋进中的创新之城”的创新活力与未来图景,以“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的理念诠释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精神。
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成都坚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远眺雪山的湖滨广场、银沙细浪的兴隆长滩都将成为本次世运会的比赛场馆。
此次火炬传递选址于此,旨在以“未来之城”的开放姿态,呼应世运会“科技赋能、生态友好”的时代命题。活动现场,街舞与变脸碰撞,志愿者与市民同唱《与你同在》,共燃世运激情。
本站共设38棒火炬手,涵盖体育冠军、科技先锋、文化使者、青年典范,以多元身份诠释“万千气象”的时代内涵。首棒火炬手张亚雯,作为重庆首位羽毛球世界冠军,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动为纽带,开启这场跨越山河的接力;末棒火炬手马塞尔·哈塞迈尔,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最伟大运动员评选第四名、德国籍水上救生名将,以全球视野传递世运精神,寓意成都世运会立足本土、链接世界的胸怀。
两届奥运举重冠军李雯雯,以“力拔山兮”的力量诠释体育之美;澳门大学校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宋永华,以科技视角展望“未来之城”蓝图;成都世运会赛会志愿者、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引导员胡可,以青春之姿链接大运、世运,传递志愿精神;模范网约车司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桂容,以平凡岗位书写不凡人生;成都世运会会徽设计者、英国设计师约翰·费尔利和成都世运会火炬外观设计者冯犇湲接力传递,东西方美学在成都交相辉映,点亮世界舞台;Vibe世界街舞大赛全球季军方正华、李粮志组合,以先锋文化代表展现成都多元活力。
传递路线从天府新区规划展示厅前草坪出发,沿湖开展至路演中心,全程约4公里。火炬手们途经超算中心、生态绿道、湖畔观景平台等标志性场景,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当“竹梦”最终由马塞尔·哈塞迈尔高举回到收火仪式舞台,不仅标志着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收官,更象征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成都的生动实践——以生态为基、科技为翼、文化为魂,绘就“未来之城”的壮丽画卷。
构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当前,成都正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为牵引,打出一套“组合拳”:擦亮城市文旅名片,大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城市消费地标,打造更多“蜀都味、中国潮、国际范”的消费活力区;实施全球品牌推广计划。
这场穿越三星堆古蜀文明、金沙太阳神鸟、熊猫生态家园、三国文化圣地、三苏文脉传承的火炬传递,以“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为主题,完成了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全球目光正聚焦成都,期待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世运盛会,为世界体育史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文/白洋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