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称烟草消费税后移或影响控烟

专家称烟草消费税后移或影响控烟。
烟草税作为控烟的核心手段,其政策设计直接影响控烟效果。有控烟专家认为,中国的烟草税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消费税的设计和收入归属方面。如果将烟草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可能会对控烟的推动带来一定难度。
“如果把税源从烟草生产环节挪到批发环节,地方还有意愿做无烟立法吗?已经推出了无烟立法的城市,还有意愿执行吗?”2月28日,对外经贸大学郑榕教授在控烟与健康研讨会上表示。
烟草的税收政策不仅是财政收入的来源,更是控烟的重要手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6条,提高烟草税收和价格是减少烟草消费的有效措施。烟草制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表明,提高税收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减少烟草消费。此外,提高烟草税还能增加政府收入,并在公共卫生方面带来健康收益,形成“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税视为最有效的控烟措施之一。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的烟草税税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世界卫生组织在控烟措施框架中建议烟税为75%。2015年,中国提高了烟草消费税,使得烟草税在零售价格的比重增加了4个百分点,从原来的52%提高到56%。
不过,由于中国烟草税制较为复杂,涵盖烟叶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多个税种。由于中国近几年不断下调增值税,间接使得一包卷烟的税收占零售价值比重不断下降,当前约为51%。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对烟草行业烟草制品还有进一步提税的空间。”郑榕表示。
税制的调整也可能影响控烟工作的推进。“从中国烟草现行税制来看,现在烟草的消费税主要是在生产环节进行征收,虽然我们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都有征收,主要是在生产环节进行征收的。如果烟草的消费税也与其他产品的消费税一样,后移至批发和销售环节,地方只需要卖出更多卷烟即可征得更多税收。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不仅更有意愿销售卷烟,推动控烟和无烟立法的意愿也会更低。”
“这对未来控烟工作会带来巨大的挑战,”郑榕表示,只要消费税跟地方政府收入挂钩,就一定会采取各种行政措施干扰控烟和定价执行。这对控烟行业来讲,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