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1揭秘历史惨案无人生还真相,唤起全球记忆回顾。
《731》通过深入剖析历史惨案的细节,展现了无人生还的悲惨场景,影片通过真实还原历史背景和人物心理,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影片也旨在唤醒世界记忆,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思历史悲剧,避免重蹈覆辙,该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电影《731》昨天在哈尔滨进行了全球首映。该片聚焦于日本731部队的罪行,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与揭露,更是一次通过电影艺术唤醒人类良知、呼唤世界和平的深刻尝试。自影片信息曝光以来,该片在各大票务平台想看人数一直领先,预售开启后成绩斐然,截至9月18日10点,点映及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4亿元。
这部承载沉重历史记忆的影片从今天起在全球上映。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中国同步上映,次日在美国、加拿大登陆大银幕,并计划于11月在韩国与观众见面。导演赵林山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初衷、拍摄历程以及对历史的思考。他表示,这段历史最初是一个人的记忆,后来是一群人的、一座城的、一个国家的记忆——而今天,应该让它成为世界的记忆。
赵林山提到,在哈尔滨平房区731罪证陈列馆档案室里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李鹏阁。他是1941年7月28日被移送到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人。1998年,他的女儿李凤琴在报纸上公布的遇难者名单中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她来到731遗址,举着报纸第一次在广场上叫爸爸,说“爸爸我带你回家”。赵林山认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遇难者在寻找和求证,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早该被揭露并搬上银幕。
电影讲述了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之名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再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暴行。由于731部队的细菌实验违反《日内瓦公约》,整个过程都在秘密进行,战败时的证据销毁让这段残忍的历史长期被掩盖。赵林山表示,这部影片不仅让“731部队”美化为“防疫部队”的谎言再度被揭露,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拷问。
电影通过小贩王永章等无辜平民被诱捕、囚禁,沦为惨无人道活体实验品的悲惨遭遇,展现了在战争洪流下小人物的苦难、觉醒与不屈的抗争精神。鼠疫实验、跳蚤实验、冰冻实验、活体解剖、人体标本……每一帧画面都揭示了刺穿人类伦理底线的反人类暴行。银幕上每一个遇难者无声的挣扎,化作对那段浸透血泪的历史最深沉的控诉,提醒所有观众勿忘历史,守望和平。
赵林山坦言,拍摄《731》的最大困境在于如何用电影语言将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真实地呈现给观众。他强调,这部电影绝对不要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因为那些受迫害的同胞们都是我们的亲人。他希望通过电影手法处理这些场景,让真实抵达更真实的地方。
影片筹备与制作耗时十余年。赵林山带领团队辗转哈尔滨、日本等地,查阅超百万字资料,采访多位细菌战幸存者后代。为了精准还原历史,团队对8000页部队解密档案和423小时原队员影像资料逐一考证。拍摄时,从搭建四方楼场地、“特别移送”火车车厢,到人物妆造细节,都反复琢磨,力求“有史可依”。剧组甚至动用了重达109吨的火车拍摄,还借用了731事件的真实历史文物。
赵林山在日本待了大约五六年时间,通过挖掘史料和物证,采访当时是少年兵、现已年过百岁的老人,力求找到合理性。剧组请来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演员的实验服袖口和背后设计为可撕开式,方便还原当年人体实验的注射场景。剧组还前往博物馆搜集实物证据,如刻有日本钢印的机关枪等战争遗物。
赵林山表示,电影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和平与正义的深刻探讨。他希望通过电影《731》凝聚社会力量,达成社会共识,让这段历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他认为,对于731的史实挖掘和罪证揭露,我们仅仅是一个开端。在学习和认识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他发现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侵略者精心编织的谎言。通过谎言,受害者自愿走入实验室,使整个实验体系得以顺利实施。影片中的台词“天皇亲善,食物宝贵”“健康换取自由”正是从史料缝隙中挖掘出的历史悲剧的缩影。
赵林山希望通过电影唤醒全人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此次影片走向全球,其英文名直译为“罪行无界”,寓意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赵林山强调,影片并非以血腥暴力来刺激观众感官,而是以克制的艺术表达,聚焦于人性的尊严与斗争,引发观众的深层共鸣。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shucuo.cn/post/1341.html发布于 2025-09-21 15:39:4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数错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