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海科技IPO观察,毛利率暴跌、存货问题重重,监管聚焦跌价计提方法
卓海科技面临严峻挑战,毛利率大幅下滑,存货问题久治不愈且压力加重,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方法再次引发监管关注,在IPO观察下,公司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状况,解决存货积压问题,并优化毛利率,公司应关注监管动态,确保合规经营,以恢复市场信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期,无锡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海科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北交所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389.5575万股。
笔者注意到,卓海科技此次IPO并非首次尝试,2022年6月其曾申报创业板IPO,2023年1月上会却以“不通过”告终,当时存货周转效率与跌价准备计提问题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今重启IPO,该公司存货管理问题未解决反而加剧,面临“存货占比高、周转慢、跌价计提低”三重压力,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再次成监管焦点。
业绩方面,卓海科技2024年呈现增收不增利,根源是毛利率同比下滑13.3个百分点。与之矛盾的是,公司主产品定价能力似在增强,2022-2024年平均销售单价从514.9万元/台升至911.03万元/台,2024年较2022年累计增长79.63%,形成“单价涨、毛利降”的反常情况。
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大幅下滑
卓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的企业,在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深耕十余年,已形成最高可达12英寸、14nm制程的修复工艺平台,为芯片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卓海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3.81亿元、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32亿元、1.04亿元,营收在持续增长,净利润却在波动,特别是2024年,公司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其中营收同比增长21.97%,净利润同比下滑21.6%。
笔者注意到,毛利率的持续下滑是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核心原因。报告期内,卓海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60.58%、59.86%、46.56%,毛利率持续下滑,特别是2024年,卓海科技的毛利率同比下滑了13.3个百分点。
对此,卓海科技表示,若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市场口碑、方案解决能力及服务水平下降,或公司技术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客户渠道萎缩,或未能及时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地位下降,进而使得毛利率水平波动加大或下降,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卓海科技的主要产品为前道检测修复设备,其中报告期内该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514.9万元/台、778.2万元/台、911.03万元/台,平均销售单价持续上升,其中2024年单价较2022年累计增长79.63%,三年间近乎实现单价翻倍,也就是说,卓海科技出现了“单价涨、毛利降”的反常情况。
对此,北交所要求卓海科技结合客户变动情况、定价策略、半导体产业周期性特征、景气度变化原因及趋势、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半导体周期对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等情况,分析说明发行人2024年综合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存货计提疑云
卓海科技此次提交IPO申请,并非首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回溯历史,卓海科技曾于2022年6月正式向深交所提交创业板IPO申报稿,开启首次上市冲刺。历经近7个月的审核流程后,公司于2023年1月成功进入上会环节,距离登陆创业板仅一步之遥。然而,最终上会结果却为“不通过”,这一结果直接宣告其首次IPO之旅以失败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卓海科技终止创业板上市审核的相关文件中,监管层明确重点关注了卓海科技的4个事项,具体情况如下:
卓海科技首次冲击创业板IPO失败并非无因,从监管层终止审核的相关文件可见,其被重点关注的四大事项中,存货周转效率与跌价准备计提问题尤为突出。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卓海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23次、0.32次、0.38次、0.09次,同行可比公司(中科飞测、长川科技、华峰测控)平均值分别为0.78次、1.11次、0.95次、0.52次,卓海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始终远低于同行均值。
但与“低周转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卓海科技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却长期处于低位。在上述时间段内,卓海科技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0.69%、1.21%、1.28%、1.45%,而同行可比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具体情况如下:
可见,除了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长川科技和华峰测控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卓海科技之外,其余时间段内,卓海科技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均远低于同行均值。从逻辑上看,存货周转越慢、积压时间越长,减值可能性越高,企业本应计提更高比例的跌价准备以覆盖风险,但卓海科技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一现象难免引发监管层的关注。
事实上,如今卓海科技重启IPO征程后,此前创业板审核时暴露的存货管理问题不仅未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呈现出“存货占比高、周转慢、跌价计提低”的三重压力。据悉,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卓海科技的存货分别为4.32亿元、7.57亿元、7.41亿元,分别占当期资产总额的50.59%、64.04%、67.92%,这意味着公司每10元资产中,就有超6元是存货,存货俨然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卓海科技的北交所的问询函,报告期内各期,卓海科技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35次、0.26次、0.33次,始终低于可比公司中科飞测;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767.51万元、1,285.35万元和2,697.75万元,计提比例分别为1.75%、1.67%和3.52%,计提比例低于自研设备厂商中科飞测。
也就是说,“低周转率+低计提比例”的组合,再一次出现在了卓海科技北交所IPO的申报中。
对此,北交所要求卓海科技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具体测算过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及差异原因。(文|公司观察,作者|邓皓天,编辑|曹晟源)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shucuo.cn/post/2974.html发布于 2025-10-23 15:50:4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数错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