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贝黄金赌徒疯狂记
在深圳水贝地区,有人因黄金投资陷入疯狂,成为黄金赌徒,他们不顾风险,追求高额利润,将黄金投资视为一场赌博,这些赌徒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追求短期内的巨大回报,黄金市场波动巨大,他们的投资行为充满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巨大损失,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司法机关在深圳市水贝片区相继查处了三家黄金珠宝公司。”
近日,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官方发布行业警示函称,这些公司以经营黄金为名,实际通过线上平台开展“非实物黄金对赌”业务,其行为已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目前,相关公司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人员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具体情况等公安机关发布的案情说明。”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文扬回复《中国新闻周刊》,发函主要为正告从业者必须规范经营,对于案件后续,协会将持续跟进并发布公告。
截至10月17日,伦敦金现货价格盘中最高升至4380.79美元/盎司,纽约期金盘中最高升至4392美元/盎司,均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小幅回落。多数市场机构预测,此番黄金市场波动后,黄金价格仍有继续走强的可能。一路上涨的行情也在不断刺激着公众参与黄金相关投资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已披露信息与投资人反馈,可进行线上“非实物黄金对赌”业务的平台远不止三家。一位在水贝从业九年的珠宝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相较于行业内部的传统交易,面向散户的此类业务通常“门槛更低、杠杆更高”,表面上看收益诱人,实则潜藏更大风险。
图/IC
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
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警示函称,个别企业为牟取非法利益,打着实物黄金交易的幌子,诱导客户进行高杠杆的“买涨买跌”对赌交易,其业务实质已完全脱离黄金珠宝行业的正常经营范围。
是哪三家企业、具体如何操作以致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中国新闻周刊》致电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暂不方便回应。
据第一财经报道,从投资者处获悉,今年7月,深圳市世创鑫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预定价交易曾出现兑付困难。该公司已被深圳公安机关以涉嫌开设赌场立案。目前,这家公司用于线上交易的微信小程序及服务号,已无法搜索到。
“20元就能锁定1克黄金。”来自重庆的投资者邹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最初就是被近40倍杠杆的诱惑所吸引。今年4月,萌生买黄金理财念头后,他在社交媒体上搜索购买推荐,最终在一位自称“收金佬”的博主的短视频中,看到了“投资最低、收益最高”的“非实物黄金交易”,只需支付一笔小额定金,便能锁定未来购买黄金的价格。
对交易者而言,若金价上涨,可按锁定的低价补款提货,或结算差价获利。若金价大跌,则选择“不行权”,使损失止于已付定金。
以为“捡到便宜”的邹平马上加入了该博主的线上“交流群”,不时收到博主的“盈利”截图,配上“不看价格、只盯价差”“和昨天一样获利”等总结,看上去“操作简单、稳赚不赔”。邹平私信博主“如何玩”,马上收到了该博主的私人微信,随后,在该博主提供的“世创鑫辰”微信小程序上注册开户,进行交易。后来与其他投资者交流,邹平才发现,大家都经历过极为相似的“引流”流程。
开户后,邹平被拉进了新的“VIP专属”微信群。除了他与博主,群内其余12人均为“世创鑫辰”员工,包括业务经理、财务、出纳、客服,以及该公司创始人的企业微信。邹平观察了一段时间,群里没有信息轰炸,也没有推荐买卖,只发金价波动等参考信息,看上去比之前的博主私人交流群更专业,他才放心交易。
考虑到高杠杆风险,邹平最初只在平台账户存入了300元,一会儿买涨、一会儿买跌,一天就能赚一两百元。尝到“来快钱”的甜头,邹平自信能赚更多,结果,一次交易连本带利都赔了进去。
“平台存在强制平仓机制。”邹平解释,当金价下跌,导致预定金在弥补货物价差后不足货物锁定价的10%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补仓”,最多补到锁定价,以保住订单,否则作为保障金的“预定金”将被平台没收,合同也可能被单方面解除。
来自江苏的投资人岳静就是因“补仓”越陷越深。从投资1万元到被套牢8万元,只用了1个多月时间。今年4月下旬,她在“世创鑫辰”开户后,首次交易就预定了约500克黄金,不料刚入场就遭遇极速亏损,金价持续暴跌,她只能不停补仓。直到5月下旬,金价终于回升,岳静不仅赢回本金,还小赚一笔,结果她却被告知,当时平台既没有可提取的黄金实物,也无法提现。
“客服让我去报警。”岳静被告知,公司老板因涉其他案件被抓,导致账户冻结。一个月后,交易平台也消失了。岳静以“涉嫌合同诈骗”为由,向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翠竹派出所报案。维权过程中她才得知,这家公司竟因“涉嫌开设赌场”被立案调查。
她现在最担心的是“投资”可能难以追回。而她还不是损失最多的,维权群里,有的投资人被套金额达数十万元,甚至高达百万元。
深圳市水贝黄金珠宝交易市场 图/中新
风险破圈
“散户以小博大的玩法是从行业内的预定价交易模式演变而来。”前述在水贝从业九年的珠宝商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该模式的本质是花少量保证金参与黄金交易,最初是为了解决水贝日常经营需求。
作为国内黄金珠宝产业规模最大的制造加工中心,水贝有大量批发柜台,需要少量、多次地灵活买卖黄金板料。为应对金价波动、对冲风险,销售商向料商支付一定比例的保障金以锁定未来提货权,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这种“预定价”模式最初是在相对专业化、彼此知根知底的从业者圈子内部流行的信用交易工具。
所谓料商,即从上游供货方采购黄金原料,向下游小商户供货的“黄金中间商”。前述水贝珠宝商坦言,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会因金价涨跌而获利,部分从业者为获取更多收益,便会形成“对赌”。从料商视角看,若销售商预定两日后购金,但预测市场行情下行,有的料商便不会实时购入黄金以备交货,也不会买入同等黄金进行对冲,而是等交货时以低价购入黄金交付给客户,从而赚取差价。
这种对赌行为暗藏巨大风险。同样是做空交易,如果金价不降反升,料商为履约交付,可能不得不高价采购板料,从而形成亏损。更危险的是,当市场出现单边上涨行情,可能引发客户“挤兑”,这会使料商的资金链瞬间承压,最终导致其资金链断裂,甚至以跑路收场。
“料商跑路原来只是坑同行,现在也坑散户。”前述水贝珠宝商回忆,大概从2023年开始,随着深圳水贝在消费端爆火,跳过中间商以批发价采购的消费者,其需求从购买金饰,逐渐上探到直接购买黄金板料,进而又在部分从业者的诱导下,参与了门槛更高的“预定价交易”。最终,这项原本服务于实体贸易的工具,彻底演变为脱离实物的线上对赌游戏。
前述水贝珠宝商举例,业内正常交易状态下,每100克黄金的预定价为2万元,一般要求7—10天内补齐货款、完成实物交割。而线上对赌游戏,参与门槛更低,仅需20元就能预定1克黄金,按照10月17日金价突破1000元/克计算,线上对赌杠杆约50倍。
“线上对赌既无实物交割保障,又没有资金监管。”前述水贝珠宝商透露,消费者预付定金很可能流入了微信私人账户,由于交易脱离实物,这部分资金是否用作了所谓风险对冲,根本无从考证。
张文扬回应《中国新闻周刊》,协会接到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通知,有企业“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被立案,“目前还没有最终定论,具体等法院定罪以及公安披露”。
为何“涉嫌开设赌场罪”
黄金料商利用预定价模式开展线上“非实物黄金对赌”业务,为何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岳运生回复《中国新闻周刊》,在此次查处中,司法机关以“开设赌场罪”立案,说明这些被查公司的业务模式,其本质已被认定为一种组织化、规模化的非法博彩活动,而非单纯的违规金融经营。
岳运生解释,开设赌场罪的核心特征是“以营利为目的,提供赌博场所和规则”。如果交易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风险对冲目的,演变为以未来不确定的黄金价格波动作为输赢的唯一依据,交易者并不追求实物交割,平台方与客户形成“对赌”关系,平台成为所谓“庄家”,则在此情况下可能涉嫌开设赌场罪。
例如,平台诱导客户“买涨买跌”,客户亏损的钱直接成为平台的利润,客户盈利则直接导致平台亏损。平台通过设置高杠杆、滑点、延迟交易等手段,实质上是在与客户对赌,这就构成了一个虚拟的“赌场”。
“预定价交易模式”在实践中还可能存在哪些违法风险,其作为贸易工具与被滥用进行非法经营的边界在哪儿?
岳运生认为,“预定价模式”本身在法律上处于灰色地带,但其具体实施方式极易触碰法律红线。在产业内部来说,作为企业间的 “远期现货交易”,如果交易双方具有真实的现货交易背景和交割意图,用于锁定成本或售价,那么它被视为一种商业惯例,主要由民法典调整。
但是,该种交易模式一旦面向公众,就极可能构成违法。除开设赌场罪外,若交易模式符合标准化合约、公开集中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公众募集交易对手方、保证金交易与杠杆等特征,则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金州(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郭磊长期关注黄金现货交易,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复,由于近年来金价大幅波动,“预定价交易”爆雷案件频发,尤其是水贝所在的深圳市罗湖区。根据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及深圳市中院的观点,此类交易属于非法从事黄金金融产品交易。从司法实践结果来看,相关交易行为最终均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投资者和料商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通常料商需要赔偿投资者50%—70%的损失。
岳运生提醒,根据黄金料商业务模式的具体设计和实施情况,这种行为除了开设赌场罪,也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罪名。“根本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真实交易及主观目的等要素。”
具体而言,开设赌场罪与其他罪名的根本区别在于“业务本质是否服务于实体经济”,而非法经营罪的核心特征是“未经许可经营特许业务”。同时,如果平台在运营中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行为,直接导致客户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则可能涉嫌诈骗罪。
目前相关案件还未经法院最终判决。岳运生补充,若在交易中掺杂实物黄金交割,或考虑涉及投资者人数、对当地的黄金市场秩序造成影响程度等情况,都会在具体案件中影响定罪量刑。
“不能相信任何人”
“多年合作的4家料商,其中3家都跑路了。”前述水贝珠宝商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最近一次合作料商跑路就发生在9月底,对方失联前一周,他们还在正常现货交易。唯一庆幸的是,他对近期料商爆雷保持警惕,很早就把账上货款提了出来,只留了2万元保障金。去报案时,他发现损失最多的达数百万元,现场还有从湖南赶来立案的受害人。
半个月前刚被跑路料商坑害的另一位水贝店家吐槽,自己从业十年被同行坑了三次,损失总额近百万元,几乎是全部积蓄。
“水贝的黄金生意没有外界想象中暴利。”深圳吉豪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线上品牌“珠谷谷黄金手链”负责人周祺易介绍,金价涨跌与黄金商家没有任何关系,传统水贝店家做生意讲的是“薄利多销”,销售赚的是手工费,料商赚的是卖料与收旧金提纯的差价。
作为店铺经营者,一些水贝商家其实更期待金价保持稳定或有所下跌,这样来买黄金的消费者才会增多,他们也能依靠手工费获得稳定收入。9月金价上涨,周祺易店铺的手工费收入反而减少了40%至50%。
前述珠宝商介绍,在水贝,有料商自己做庄开“私盘”,这几年行业承压,“私盘”越来越常见。按照现在的行情,10万元本金只能买不到100克黄金,但在“私盘”却能操纵5公斤黄金。高杠杆作用下,金价上涨2%,本金就能翻倍,反之金价只要下跌2%,投资者便会血本无归。
“黄金预定价交易本质上是一种期货生意。”前述水贝珠宝商介绍,“私盘”的吸引力就在于“门槛更低”。在正规黄金期货交易中,黄金商需要通过期货公司,购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最新规定,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等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3%调整为14%。按目前黄金价格计算,每购买100克黄金,需缴纳至少1.4万元保证金,这还不算期货公司的手续费。
从业九年多,这位珠宝商见证了水贝从早期批发市场到现在的疯狂模样。尤其最近两三年,料商数量激增,许多新入行的小规模料商甚至没有黄金储备,有“贵金属出入库软件和报价软件”,就敢面向散户做生意。
常年买卖黄金的江苏投资者付虹,就在水贝的线上交易中遭遇了骗局。她在专门查验了平台工商信息、确认对方在水贝拥有实体店后,才支付预定金,计划购入100克金条。随即发现对方收款账户与公司账户不符,要求退款时,对方以水贝“十一闭市、账户无法走账”为由拒绝。假期结束,付虹等来的却是店家倒闭、用户群解散的消息,预定金无法追回。目前,她以“诈骗”为由在当地派出所立案。
“对庄家来说,跑路几乎没有代价。”前述水贝珠宝商指出,在这场游戏中,庄家实则“两头通吃”:投资人亏损,钱归庄家;投资人盈利,庄家亦可通过其他“私盘”对冲风险,或干脆卷走本金。而黄金作为不记名贵金属,比银行资金更易转移,就算料商被找到,其名下没有可执行资产,散户的损失依旧难以追回。
近期,水贝多家料商跑路,其确切原因有待相关部门调查。但据前述珠宝商透露,不排除这些料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冲行为,一旦其中某家“私盘”爆雷,可能导致整个链条受到波及。更大的影响是,整个水贝的交易规则正在改变,“过去靠刷脸就能拿料,现在大家只相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旦发现料商同时做预定价交易,我会马上终止合作。”周祺易说,公司今年选择合作料商明显更谨慎,背调也更充分,甚至会派人去对方公司观察几天,从电脑数量、夜间客服等细节判断其是否存在预定价交易。他坦言,原来水贝交易一直靠“同行互信”,而现在水贝流传的话是:“不能相信任何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邹平、岳静、付虹均为化名)
发于2025.10.27总第120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水贝黄金的隐秘“赌场”
记者:李明子
编辑:闵杰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shucuo.cn/post/3033.html发布于 2025-10-24 15:00:4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数错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