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年贺词看中国温度_ZAKER新闻

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里," 人民 " 是不变的主题。他始终牵挂着人民,为人民由衷点赞。2025 年新年将至,让我们一起重温新年贺词中直抵人心的话语,感受习近平主席炙热浓厚的人民情怀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温度。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
"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在习近平主席历年新年贺词中,满是对人民放不下的牵挂。
对困难群众,习近平主席始终惦念,关心 " 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面对 " 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 ",习近平主席提出 " 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 ",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悉心的关怀、细致的谋划,直击人心、触动心弦,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对群众生活的细微变化感知深切:" 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 " " 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 "" 网络提速降费使刷屏更快了 " " 大批‘ 00 后’进入高校校园 " " 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 "……
一件件百姓 " 小事 " 里,浓缩着 " 国之大者 "。
"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的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领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亿万人民的事,在案头、在心间,更在行动之中。
"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 "
从黄土地走来,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同志深谙国情、社情、民情。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话语恳切:"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 宏伟而朴素 " 的目标如何实现?习近平主席引用过一句苏轼的话:"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意思是说 " 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脱贫攻坚,就是这样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中国的村、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数百万扶贫干部奋战在一线,和群众一起,锚定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以 " 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 " 与贫困作斗争。在新年贺词中回顾这段历程,习近平主席说:" 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时常浮现在脑海。"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习近平主席展望未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强调:"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习近平主席叮嘱要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 "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
"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在习近平主席心目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
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一些名字——天上多了颗 " 南仁东星 ",守岛卫国 32 年的王继才,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木里 31 名勇士,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 ……
英雄来自人民,模范出自群众。习近平主席始终心系广大劳动者,强调 "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在工地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在出租客运公司,肯定 " 的哥 "" 的姐 " 为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 " 美容师 ";在快递服务点,称快递小哥 " 像勤劳的小蜜蜂 "……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 许许多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 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一次次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由衷点赞。
中国大地上,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正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