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市场8月价格微涨,行业静待反内卷新动向
8月光伏市场出现小幅价格上涨趋势,市场参与者开始观望行业未来的动态,业内期待的反内卷现象后续动作引人关注,市场期待通过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各方正在密切关注光伏市场的变化,期待未来能够迎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图片由AI生成
自7月产业链价格大涨后,8月的光伏行业又迎来多项重磅事件。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而从产业链价格的反应来看,8月大部分时间都横盘未动,直到月底又出现上涨行情。而市场对后续“反内卷”具体行动的实施落地仍处于观望状态。
硅料:颗粒硅年内涨幅已接近30%
硅料方面,根据新能源研究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致密料、颗粒硅交易均价都由44元/kg涨至46元/kg,单月涨幅4.55%,虽然远逊于7月25%-30%的涨幅,但仍是产业链中表现最好的环节。
从年内整体走势来看,致密料价格已上涨17.95%,颗粒硅涨幅更是高达27.78%。与2024年年初相比,前者价格跌幅收窄至29.23%,后者跌幅收窄至22.03%。而且,押注颗粒硅技术路线的行业龙头协鑫科技在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颗粒硅在光伏硅料市场上的市占率已提高至24.32%,而2024年底这一数字还不到15%,显示出这一新技术颇为强势的市场表现。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观察,整个硅料市场还未恢复集中签单模式,且硅料产能仍高出下游硅片端的需求,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高位库存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硅业分会在六部门会议召开前一度认为硅料价格已逼近阶段性高点,但会议召开后,该机构根据对市场供需、情绪变化的观察,认为在预期和情绪支撑下,价格仍有上涨动力。
实际上,8月下旬硅料端成交价格也确实重拾涨势。不过,从排产计划来看,硅料企业会后虽然纷纷加大减产力度,但月产量仍在13万吨左右,在硅片企业同步降低开工率的情况下,依然面临累库风险,供需基本面也仍有待改善。
作为“反内卷”系列举措最集中也最先触达的环节,市场更加关注的还是硅料端一系列措施、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情况。8月1日,工信部曾印发通知要求对41家硅料企业的节能情况进行监察,有观点认为该举动旨在为产能整合作调研、收集数据。到了六部门会议期间,市场更是高度关注上半年就传出风声的硅料大厂“以大收小”整合行业产能的方案。不过,会后截至目前并未有确定的政策信号或进展公布,在8月31日的协鑫科技半年财报会议上,该公司CFO杨文忠也表示,行业改革计划还没百分百确定,对于收储方案,公司目前也没看到最终文件。
根据一位从业者的观察,目前硅料的行情仍是“预期市”,交易规模相对较小,后续还需有政策、金融支持或整合实际进展等“猛料”刺激,才有望持续走强。
硅片:供需情况持续改善
硅片方面,根据InfoLink的最新统计数据,N型182-183.75mm尺寸硅片目前交易均价为1.25元/片,单月上涨4.17%,年内累计涨幅达到19.05%,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5.74%,但相较2024年初水平仍低40%。
182*210mm尺寸N型硅片目前交易均价1.4元/片,单月上涨3.7%,年内累计涨幅达到25%,在所有产品中最高,较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3.82%。
N型210mm目前交易均价1.6元/片,单月上涨3.23%,年内累计涨幅达到14.29%,较去年同期水平高6.67%。
7月,硅片价格单月一度普涨超过30%,8月价格则总体平稳,小幅延续涨势。
目前,硅片可算是光伏主材中供需情况最为健康的一个环节。行业开工率普遍在50%-80%之间,头部企业隆基绿能、TCL中环等均控制在50%左右。再加之下游电池端受海外市场推动,需求持续好转,市场交易整体较为积极。
不过,硅业分会也在分析中表示,作为中间环节,硅片价格的后续走势仍要取决于终端产品的市场表现,如果下游电池、组件价格持续疲软,那么对硅片涨价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都会较低,导致涨势无法持续。目前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硅片价格下跌概率不大,在“反内卷”预期下,未来有望延续小幅上行走势。
电池片:部分产品小幅上涨
在电池片方面,根据InfoLink的最新统计数据,N型182-183.75mmTOPCon电池片目前交易均价为0.295元/W,单月上涨1.72%,相较年初价格高5.36%,但与2024年初相比仍低37.23%。
N型182*210mm尺寸的TOPCon电池交易均价本月无变动,仍维持在0.285元/W,年内价格上涨7.55%。
N型210mm TOPCon电池片目前交易均价上涨1.75%,涨至0.29元/W,年内累计价格由平转涨,涨幅同样为1.75%。
根据Infolink的分析,电池环节供需相对平衡的产品仍能小幅上涨,但像N型182*210mm等产能较高的产品,交易行情明显平淡,供需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上半年的“抢装潮”落幕后,终端产品需求掉头向下,前序产品中电池片环节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据了解,不少组件厂商开始减少甚至暂停了电池片的外采。Infolink也认为,议价能力一向较为薄弱电池片环节,短期内价格预计持稳为主。
组件:主流TOPCon价格僵持在0.69元/W
组件方面,本月TOPCon组件、HJT组件交易均价均未变动,僵持在历史相对较低位置。前者交易均价0.69元/W,年内跌幅2.82%,与去年同期相比低10.39%,相较2024年初已下跌了31%;后者交易均价0.83元/W,年内累计跌幅为4.6%,与去年同期相比低7.78%,相较2024年初跌幅达到32.52%。
今年5月到6月,TOPCon组件创下了0.68元/W的历史最低交易均价,7月回升至0.69元/W后始终难以向上突破,僵持在这一价位。而根据InfoLink的统计数据,今年TOPCon组件交易均价有12周都是0.69元/W,多于其他价格。而在CPIA去年12月最后一次公布一体化组件成本价测算结果时,其含税、含最低必要费用的成本价为0.692元/W。
而且,从年内价格走势来看,硅料、硅片、电池片年内价格至少都实现了上涨,唯有组件价格仍然低于年初水平不少。在这一情况下,以终端组件销售为收入主要来源的不少光伏龙头上市公司都面临业绩进一步走低的压力,在刚刚结束的半年财报季中,传统“组件四巨头”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均出现营收降低、亏损加剧的情况,四家公司合计亏损接近110亿元人民币。其他议价权、现金流更弱的中小厂商,倒闭关门的更是不在少数。如果组件需求持续趋弱,过剩产能无法出清,“内卷式”低价竞争持续,那么整个行业都将进一步承压。
值得一提的是,8月的六部门座谈会明确提到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此后,CPIA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表示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并呼吁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实际情况合理排产,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地方政府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防范阻碍产能出清的行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shucuo.cn/post/382.html发布于 2025-09-04 14:32:3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数错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