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_ZAKER新闻

访客 2025-02-27 13:03:30 29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_ZAKER新闻摘要: 雨水节气过后,春的气息更加浓郁。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伴着春耕 " 进行曲 ",...

雨水节气过后,春的气息更加浓郁。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_ZAKER新闻

伴着春耕 " 进行曲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 13 个指导 " 三农 "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 2025 年 " 三农 " 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 " 三农 " 工作,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他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话农桑、谈发展,关心关爱乡亲们的生活和农村发展实际。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 2023 年 5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等情况。

关怀如春风、暖阳,激励着乡亲们不负春时忙农桑,绘就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在安徽北部沿淮地区的小麦主产区阜南县,小麦正处于返青阶段。这也是春管的关键时期。

今年,当地种粮户们采用了许多农业新科技,多光谱无人机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设备可以通过光谱智能识别技术确定不同地块的小麦长势、计算出不同地块对肥的需求量变量施肥,进而为农户节约成本。

在江西,各大农机大市场生意火爆。搭载了先进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插秧机颇为走俏,基于最新的绘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曲线作业,都能按照预设路线行进,保障作业面积全覆盖。

广袤的田野上,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助力春耕跑出 " 加速度 ",为夏季和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 2025 年 2 月 14 日,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 " 天目粮仓 " 粮食功能区,农机人员遥控植保无人机给小麦施肥。

粮食,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国家安全。粮食安全是 " 国之大者 "。

"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2022 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 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4 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4 万亿斤,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 "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首次提出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并从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 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 等方面细化实化。

△ 2025 年 2 月 23 日,农民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崔老庄村田间给小麦进行施肥作业。

春节假期刚过,贵州锦屏羽毛球产业园里羽毛球订单赶制忙。平均每天有上万打、超过 10 万只羽毛球从这里 " 飞 " 向全球,带动了近千名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打开了 1.6 万商品鹅养殖户增收新空间。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1000 座大棚里春意盎然,草莓、人参果迎来采摘;在四川,依托油菜产业传统优势,花田火锅、观光小火车等休闲旅游新场景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 …… 这个春天,乡村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 2025 年 2 月 14 日,四川乐山市犍为县菜子坝景点试种的早季油菜花进入盛开期,蒸汽小火车穿越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调要做好 " 土特产 " 文章,"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 "。

2024 年,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升级,新建 50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立足乡村农业、文化、生态等资源,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仅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也有效拓展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了产业韧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其中重要举措。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等新产业新业态,蕴藏着农民致富的新机遇。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 …… 在乡村振兴的 " 奋进曲 " 中,农村发展尽显活力。

△近日,江西全南县伊珩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农户忙着播种、育苗、管护。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春日里的浙江义乌市李祖村,黛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间小道干净整洁。

这个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曾是一个被称为 " 水牛角村 " 的 " 脏乱差穷 " 小山村。在 " 千万工程 " 推动下,李祖村从整治环境入手,发展产业,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强调:" 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

李祖村积极吸引有意愿到乡村发展的人扎根下来,发展各种乡村新业态。从经营农场开办亲子课堂,到打造 " 村咖 "、美食街,再到开设扎染、陶艺等手工作坊,农创客带动下,许多村民也加入创业热潮。2024 年,李祖村村集体收入 464 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6 万元。

△浙江义乌市李祖村一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 " 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 四个维度,统筹部署了乡村建设和治理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乡村面貌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 1200 万人。这些新农人、农创客带着技术和创新,带着梦想和热爱,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楫前行正当时。

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 的美好图景正徐徐绘就。

阅读
分享